top of page

人物专访:Hsieh Yu-Wei 谢宇威

Chapter1: 梦想篇

Q: 您算是来自画家世家,为什么后来会走向音乐圈子呢?是因为得到什么启发吗?

A: 我从小就很喜欢画画跟听音乐。父亲是一位大学的美术教授也是画家,爸爸在画画的时候呢我都会在旁边看他画画,那他很喜欢放各式各样的音乐,台湾的传统民谣、客家山歌、客家琶音加上西洋70年代的摇滚音乐、流行歌曲同时在我的脑海里,所以呢边画画就喜欢听音乐。到后来大学的时候就组乐团拿了两届全台湾的冠军,所以就开始了创作了路途。那时候刚好是1990年代的台湾新民谣运动,因为台湾在1987年解严之后本来老蒋的时代的反攻大陆的,所以台湾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要重新关心台湾。所以在1990年林强唱了《向前走》、陈明章做了《下午的一出戏》还有台湾的“黑名单工作室”。那个时候呢没有星光大道的这些节目,我们对社会的想法和对音乐的抱负就是靠自己创作把自己的心声讲出来。所以觉得音乐是一个很有力量的一个力气,它即使声音摸不到也可以传达你想要的东西。所以就走上了从美术转到音乐的路,但其实这一路来二十多年来都没有放弃画画还是一直有在画画,其实画画跟音乐创作是一同并进的。

Q: 对您来说,画画跟音乐能扯上关系吗?

A: 在年轻的时候,只是用外相去分别它画画是画在画纸上是视觉的、音乐是听觉的,是不一样的媒介。在年轻的时候一直会困扰,练吉他的时候就会想着画画还没画好,画画的时候又在想吉他还没练好还没听很多音乐有社会矛盾。但年纪渐渐长差不多35岁以后呢就随遇而安了,想画画就画画、想做音乐就做音乐。其实呢不管是画画、音乐甚至是戏剧、舞蹈、文字其实都是接着一个媒介来传达心灵的感受,只要能够把美好的心灵感受能够传递出去都是美好的、令人感动的。就是画画也好、做创作也好,我觉得都好,那想画画就画画、想做音乐就做音乐。

 

Q: 为什么会选择客语做音乐?

A: 身为客家青年的我就觉得应该为自己的母语贡献一些心理就写了一些客家创作,那这些客家创作在当时的young star 、青春之星跟大学城都拿了首奖,就这样进入了音乐圈的。

Chapter 2: 事业篇

Q: 金曲奖的评分标准在哪里呢? (举个例子,最佳专辑奖)

A: 金曲奖其实没有一定的评分标准就像所有的艺术作品有时候很难有一个固定的标准,不像体育谁跑得快就是第一名。艺术创作常常是因为每个审美的角度不同,所以在看的观者、在聆听者它又是一个再创作所以感受到的东西是不太一样的。话说回来,一个好的艺术品它可能会有很多的触角,它会让不一样的人都能感受到的它生命力,甚至感受它的旺盛、不同角度的生命力,比方说它有对生命的爱、它有对社会的关怀、它有美好的旋律、它有会心的创意、它有非常好的器乐演奏的基础。

 

我想虽然金曲奖专辑列为一个固定的标准,我想这张专辑在当年那个时空的承前启后上有很代表性的作用,那专辑是不是有一贯性的、专辑的整个氛围是不是有统一性会不会一下跳tone太多。我认为在专辑的统一性上是要稍微统一点的,那风格也许是在同一个乐手在同一个录音室做出不一样的创作这样聆听起来不会有太跳跃的感觉会比较舒服。那前面讲到第一个是承先启后的作用,然后音乐旋律的美好,然后对社会的启发、对后期音乐的启发,然后本身那音乐要做得好听,那专辑的风格要做的统一其实最好是要真实的乐器,因为真的乐器毕竟还是表现的比较真实的,我想这几点吧。

中华音乐人交流协会办的年度十大华语专辑与十大单曲评审团 — 黄韵玲、李欣芸、马世芳、傅薇、袁永兴

Q: 销量也是评分范围之一吗?销量等同于市场接受度,您认同吗?

A: 销售量当然就反映它受不受欢迎,一个歌手如果专辑的销售量贩卖得很多也代表他受欢迎的程度比较高虽然现在是一个数位的时代,但是如果这个歌手还是有很多的歌迷愿意去买他的专辑的话,它是由比较广大的群众喜爱的。当然售票也可以看出这歌手是不是欢迎,因为现在是虚拟音乐的时代,如果这个售票是秒杀的话代表这个歌手还是有非常好的市场、受欢迎度。

Q: 会有唱片公司贿赂评审的情况吗?

A在目前这十几年的金曲奖应该是不太可能的,因为其实非常的严格其实也有点回到就是说评审也有这种荣誉感。其实我们评分的时候全部手机都要收起来像进围场一样,金曲奖当天手机一开始就要没收,直到我们去金曲奖颁奖典礼旁边都围着人、包括到金曲奖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包括我们上厕所都有专人会跟着我们,不准让我们把信息泄露出去。所以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就是说评审都是非常公平的。常常新闻界对金曲奖会有揣测或批评的声音,更像看有21名不同领域的评审,比方说有制作人、作词作曲者还有作家,在这么多大范围的人的考量之下绝对跟你一个人考虑的是不一样的。

 

我们会讨论得非常周全比方说这张专辑在音乐的制作上是否非常的精致,然后歌词上是否有实在的意义,整个专辑的包装上是不是很有创意,当然包装是另外一个奖,那评审本身有歌手他就会评断哪一个歌手是比较能唱的。所以是会征候多方面21位评审、在各方面顶尖的评审,他们汇成之后的一个总分。也许这两张制作差不多,但是后来也许这个歌手比较能唱或者这张专辑在台湾、华语音乐的时代意义上是比较有潜在性的争先其后。

樂壇新鮮人 GIF_Ads 672px x 560px_300718.gif

Q: 每一年的新人层出不穷,您是怎么看待新人们的音乐素质?

A: 因为近年来个人工作室林立,然后录音的成本降到非常低所以任何对音乐有兴趣的年轻人会简单了录音、会词曲创作都可以自己制作专辑,这有好处有坏处。好处就是门槛低大家都可以把自己的创作发表,但是另外一个就是说很多真正专业的程度跟制作音乐的程度上可能经验不足。所以会变成数量都会变成两极,好的会很好然后坏的也会有很差的东西,这两种都有但是我们要乐观其成。因为我觉得世界上所有如果普及大众都是好的,那现在大家都可以很简单的制作音乐,我非常鼓励大家有机会可以尝试音乐的创作。但是我觉得每个generation都会出现一些非一般的音乐人。

 

有些可能就在小小的心灵,也许他国小对音乐的感触就是非常好,他可能在国小就听很多RnB音乐、听很多歌手的民谣或接触摇滚音乐,他就其实有一个很丰富的洗涤所以他外在看起来二十几岁的年龄,他却可以创作出也许已经浸在蓝调或是节奏蓝调里面甚至40年这样的功力。其实每个世代都会出现一些非一般的天才,所以你看看现在我们台面上这些最顶尖的歌手何尝不是呢。像林俊杰、周杰伦、魏如萱的这些歌手在这么年轻就能创作出这么美好的旋律,如果有前世的话说不定他们前世已经有在学音乐了。

Q: 您有没有後悔当金曲奖评审?

A: 我从不后悔当金曲奖的评审,当然这也是一个很高的荣誉。不过我在台湾也担任了很多评审的工作大概只有第一名或感谢所有的评审,第二名也觉得“他应该”是第一名,佳作也觉得“我应该”有前三名的机会,落榜的可能也觉得“我有佳作”。所以评审另一方面也是也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因为每个人都想得奖但是真正得到最高的奖就只有那一位,那没有得到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怪评审,特别是这个不是体育性竞赛、全凭个人好恶的。但是一个人之所以会被邀请当评审,应该是主办单位认为他对艺术的审美、对业界的历练应该已经可以包容或是有这样的敏锐度去看得到好的作品。

Q: 对于中文流行乐未来5年的发展,您有什么看法?

A: 身为在台湾的音乐工作者,台湾应该在15年前一直在华人的创作领域是最重要的基地。但是在这15年中国大陆的崛起、经济的发达而且他们甚至在很多版权被部分其实没有在做限制,比方说他们可以不用钱的状况下在网上搜寻到歌手所有的专辑。所以在大量资讯的刺激之下大陆的歌手也突飞猛进的进步,这也是未来的一个现象,我觉得中共将崛起变成华人音乐创作的另一个重要市场。身为台湾的音乐创作者当然希望说台湾还是继续能够产出很多优秀的音乐工作者,然后也许东南亚、大陆和台湾的创作者的作品都能有更多的交流。

 

未来的音乐的创作者不单纯只是音乐创作,他本身可能也要是一个有很好封面设计的sense,也是一个很好的企划、怎么企划你未来这张专辑的定位跟走向,可能也是一个要会经纪自己的一个经纪人,所以未来的音乐人是十八般武艺、要样样精通的。而且在网络上这么多各国音乐的资讯透都明化之后,未来的音乐工作者的竞争会更加激烈,因为会更加的专业。网络上有各国的音乐的资讯会造成音乐人在吸收大量的音乐资讯之后会跟我们这一代有更不一样的进步。

Chapter 3:最后结尾

Q: 走在音乐路,最难过的是什么情况?当时候是怎么走过来。

A: 其实我创作的是客家音乐那他并不是一个非常大众的音乐,走起来比较孤独一点。那在早期在还没有得到一些奖的光环之前、年轻的时候都是在小pub演唱,然后有时候唱自己有理想性的东西。可能理想性的东西跟流行的东西不是那么的搭配,也许就在唱自己的作品的时候,pub里就只有2、3个人,没有知音觉得蛮痛苦的。甚至如果长期都没有收到回馈的话,其实会真的很想放弃。但是我劝对音乐真的有兴趣的朋友,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有天分、有这样的本钱走下去,千万要坚持下去。坚持下去的话通常都要坚持个10年、8年才能小小看到一些成果,大家不要只看到这些明星的光环。其实你看到台面上所有成功的歌手,不管是在器乐演奏、音乐创作上或是填词、编曲上,他们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去研究的,那好好下功夫在自己专业的学能里面对你未来绝对会有帮助的,特别就是一定要hold on坚持下去。

 

我好几次有想过放弃做音乐的念头,甚至有同样做音乐的朋友已经转行然后叫我不要回去做工,他们有时候都告诉我说“宇威不要做啦,反正都没有希望”。那时都快放弃但还是坚持下去,也许那道门就在前面你再支撑一下就开启了那道门。所以我觉得任何事情都要坚持,如果你对音乐有梦想你对人也有爱,想把好的旋律散播出去的话就要坚持下去。对我来说做音乐就像一种宗教的行为,因为它可以把你心灵对生命的共同感受传播出去,音乐是摸不到的当你看到网路上很多人在传唱你的歌曲,你就觉得你生命得到延续、得到很多共鸣,然后你就觉得这生就非常值得了。我觉得这是做音乐最令人感动的回馈。那很多人想说我要成名、要赚大钱,那当然很多人的想法不一样,那我创作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分享,把美好的感觉、身边的感动分享出去。我想也要真正好的这个创作就必须要有真实的感情如果说这些真实的感情受到认同的话,就会带来成名或者一些商业利益。

Q: 对想成为Musicpreneur音乐企乐家的年轻人说一番话。

A: 我想如果要做音乐人、音乐创作人的话一定要坚持,我前面讲过了他其实要像一个图形针。我认识很多的作家,不管是小说家还是音乐创作人还是画家,他们每天都有给自己功课。灵感不是火花来的,他们是每天可能静静坐下来花4-8个小时去面对自己、挖掘自己、不断的淬炼挖掘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养成一个创作的习惯。当这个创作变成一个习惯偶尔又有灵感,你本来已经培养了一个创作习惯有一些固定的作品,那常常这些最好的是你家常之后你才会有更丰富的作品那你的作品才会有厚度,那老是靠这种灵感有点像是赌博签牌一样他是不稳定的。所以我建议对音乐有兴趣的年轻人一定要把创作或器乐演奏当成生活的习惯。

 

二十多年前雷利·班·金(B.B. King)和雷·查尔斯(Ray Charles)来台湾演出,当时演出完有一个座谈会就是这些歌手和他们顶级的乐手会在演出的现场让大家发问。那大家都问“为什么音乐这么厉害,你可以做出这么好的音乐”,所有人的回答都是“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那很多人问了另外一个问题之后他们说“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practice and practice”。音乐呢就是要千锤百炼,特别是在音乐器乐上的演奏,那器乐上的演奏、你对器乐上越了解以后助于你去把你的创作写得更丰富、你的歌曲写得更好听。当然现在的创作分工很细,有专门的作词人、作曲人、歌手,但是我觉得一般来讲有创作的音乐人都希望唱自己的歌曲,所以我觉得对于创作人来说你要长期的阅读、有阅读的习惯、创作的习惯,要有像练功一样每天在练器乐。然后另外一个你要常常看不一样的演出,吸收各种不一样的营养,把这些不一样的养分变成自己的养分。不过这个吸收养分到中年以后大约40岁以后也许你可以稍微停下来因为你听也听得够了最后要做消化的动作,把所有听到的音乐消化成你自己的东西。

 

我们学习的初级都是模仿,我们会模仿你喜欢的歌手,到最后你要唱出你自己心灵的声音。给对音乐创作有兴趣的朋友最后一点建议就是要有自信不要怀疑自己,我们的人生因为自我怀疑而耗费掉90%的能量只有10%在做事情,其实不管是不是创作音乐你just do it,有梦想真的就是做。在我的成长经验里面人有太多的自我怀疑跟自卑、对自我没有自信,当负能量充满你的时候是创作不了好的作品。所以呢就是放轻松,认同自己,跟自己对话,把自己心灵的声音讲出来、唱出来,不要看不起自己、要对自己有自信、对自己的创作有自信。那坚持下去这非常重要,不要太多的自我怀疑just do it,就往前走就是了,坚持下去。

bottom of page